会议专题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研究

实验室条件下,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然而自然条件下生物修复成功的案例仍较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物强化过程中引入的外源降解微生物,在污染环境中受土著微生物、重金属、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降解微生物的存活能力和降解活性降低。同时,有必要对具有较强存活能力的外源微生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以防止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对引入的外源降解菌进行追踪检测就显得十分必要。

绿色荧光蛋白 组成型表达 转座子 生物降解

崔长征 沈萍 张甲耀 冯耀宇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37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44-45

2010-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