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话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春夏养阳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然而春夏应该如何养阳,历代医家见解不一。如唐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明.张介宾则理解为“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清.张志聪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春夏养阳要补内虚之阳:高士宗则又认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等等。笔者参看诸家见解,结合自己读《内经》的体会,主要从情志、饮食、起居对“春夏养阳”的指导意义进行赘述。
养生 阳气耗损 内经
范绍荣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医院,243021
国内会议
浙江武义
中文
247-248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