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加强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的重视

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期的常见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四大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是肝、肾、心、脾不足之证。中医学中所记载的五迟征(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也包括了佝偻病的一些表现。气血虚弱,筋骨痿软,都是虚证的表现,所以中医治疗多用补肾、益气、养血的方法。千百年来中医在对佝偻病的防治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解放后我国广大中西医儿科工作者在党的中医政策号召下,从五十年代开始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与研究,从寻找含钙、含维生素D的中药和辨证论治探讨,到采用各种益气健脾柔肝补肾专病专方合剂等多种措施的应用,使中医药治疗小儿佝偻病取得了与维生素D疗法等同,甚至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无副作用等方面更优于维生素D疗法的效果,同时,这些不含维生素D的中药治疗佝偻病,又将推动与深化医学界对佝偻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与认识。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中医学 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药治疗

陈昭定 侯林毅 甄小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

上海

中文

81-83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