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趋势

本文从农业经济、主要农产品生产、主要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在农牧关系上,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区的奶业发展有较大的空间;农业的盲目垦殖与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尽快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对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农作方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是保护环境和提升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方向。

农业发展格局 演变特征 农业生态环境

孙新章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国内会议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济南

中文

306-310

2010-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