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该加强中医药参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调查协作组对北京地区三甲中医医院AMI住院患者进行了自1999年至2008年长达10年的注册调查;2002年后进一步调查了10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AMI住院治疗状况;并在2001年和2005年先后调查了8家三级甲等西医医院作为对照;进一步对全国26家三甲中医医院进行了调查;累计病例接近5000例。取得了国内最为权威的中医医院AMI治疗状况资料,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在降低AMI病死率方面独具优势,课题组多项研究显示中药静脉制剂在降低AMI病死率方面可能有益。10年资料显示:北京地区三甲中医院再灌注能力及对《指南》执行力度均有较大进步,中药静脉制剂得到广泛应用,10年间主要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明显降低,病死率呈波动性下降。随访研究显示:中医药参与AMI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益。中医医院的AMI患者具有“一晚两高三多”的独立临床特征,即来院时间晚,发病年龄高、女性比例高,既往病史多,伴随疾病多,并发症多。中医医院在治疗AMI方面尚存在不足,包括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不足;辨证施治亟待规范化;再灌注能力及药物治疗规范化尚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中医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

刘红旭 王硕仁 雷燕 尚菊菊

代表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调查协作组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10-14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