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分析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候学。 方法:在系统整理文献资料和总结既往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采取现场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两轮专家问卷。 结果: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1.84%,第二轮问卷回收率100%,参加问卷的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大部分专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与中医的心悸、胸痹和温病密切相关;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是邪毒、气阴两虚、瘀血、痰浊;主要病机为邪毒侵心,耗气伤阴,瘀阻心络,心脉失养;证候要素以热毒、气阴两虚为主,挟痰挟瘀为患;中医辨证分型为邪毒侵心型、气阴两虚型及瘀阻心络型;其治法为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邪毒侵心型常以银翘散加减,气阴两虚型常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瘀阻心络型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邪毒侵心型常用中药为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黄连、黄芩,牛蒡子、射干等;气阴两虚型常用中药为太子参、黄芪,麦冬、玉竹,玄参、黄精,酸枣仁、柏子仁等;挟痰挟瘀常用中药为丹参、当归,陈皮、半夏,胆南星、瓜蒌,桃仁、红花等。 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阴两虚,标实为热毒,兼挟痰瘀。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证候 辨证分型

张军平 吕仕超 朱亚萍 张俊清 周亚男 裴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无锡

中文

72-77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