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中风(阴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中风阴类证的有效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 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537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综合(试验组274例,A组)和西医加相应的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B组)治疗,并观察相关指标。 结果:因误操作产生空号16个,全国22家医院实际进入随机化分配606例。剔除15例,脱落54例,符合方案并随访完整的共53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血压、伴发病、病情程度等具有可比性(均P>0.05).A组死亡5例,B组死亡7例,两组无显著差异;中医方案可改善患者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90天随访时,综合方案可减少6.3%的患者丧失生活能力(BI<75,20%VS26.3%),增加8.6%的患者独立生活(mRS 0-1级,59.3%Vs 67.9%);减轻21天、60天、90天的中医症征.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两组共发生76例次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症状、出血倾向、转氨酶升高等,两组无明显差异,与中医药治疗方案无关。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整合中医、西医的优势,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该方案疗效确切,疗效优势在治疗21天后逐渐显现,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90天生活能力,降低残障水平;本研究用严谨的设计和可信的数据回答了医学界“中医能治疗什么病”,“在哪些环节上起作用”等医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风 缺血性 治疗方案 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试验
黄燕 魏江磊 刘军 汪涛 陈眉 范薇 王小同 安冬青 邹忆怀 董少龙 任丁 裴建 刘毅 陈园桃 董强 梁伟雄 蔡业峰 郭建文 李伟峰 欧爱华 熊宁宁 邹建东 王新志 杨友松 谭吉林 顾卫 董梦久 曹晓岚 李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市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泰州中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中山市中医院 佛山市中医院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南市中医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
天津
中文
38-50
2010-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