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胶质血管网络GFAP、VEGF表达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GFAP、VEGF、及超微结构表达影响. 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电镜等技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7、14、28d大鼠脑内缺血区GFAP、VEGF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干预作用,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脑缺血2h后再灌注第1d,对照组缺血周围半暗区出现GFAP阳性细胞数表达,7 d明显增多达到高峰,14d有所下降,28d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5),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数表达在缺血再灌注第7d、14d、28d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脑缺血2h后再灌注第1d缺血周围半暗区出现VEGF阳性细胞,7d明显增多达到高峰,14d有所减少,28d明显减少,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VEGF阳性细胞数表达在7d、14d及28d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GFAP、VEGF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胶质血管单位的重建,从而减轻缺血后脑损伤有关。
脑缺血-复流 胶质血管单位 电针 高血压
万赛英 谭峰 方美凤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神经内科,佛山市,528000 中山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广州市,510080
国内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
天津
中文
425-434
2010-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