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尤昭玲教授对IVF-ET中医辅治方案的构建思路

1978年人类第一例体外受精后代在英国诞生以来及随后超排卵技术的建立,不孕症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短短20多年间,体外受精(IYF)-胚胎移植(ET)已发展成为生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治疗不孕症的常规手段之一。理论上讲IVF-ET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获取卵子、精子,使本来在体内发生的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然后再将受精卵或胚胎放回母体内。这一临床应用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纯熟精确的技术、相关环节准确无误的配合,还依赖于最佳的IVF-ET个体化方案、关键技术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以及患者的基础状况:内分泌、卵巢储备功能、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的容受状况等。

中医辅助治疗 受精过程 受精卵 不孕症

熊桀 尤昭玲 游卉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哈尔滨

中文

98-100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