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客观评价盆底重建新术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主要包括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已婚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20%-40%,直接影响广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渐受重视,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尿失禁的尿道吊床理论,盆底重建手术的整体理论等。也推出了许多新的盆底重建手术方式,如补片用于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悬吊带术等。这些新的手术方式,针对传统手术复发率高的缺憾,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受到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在妇产科临床上不断推广应用。但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也发现了一些新手术存在的问题,如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问题,补片侵蚀和感染的预防和处理问题,强调了手术解剖学复位,而忽视了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问题,医用高值耗材较为昂贵的卫生经济学问题等。值得对传统术式进行思考和对盆底重建新术式进行客观评价。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重建手术 手术方式 生活质量 临床评价

王建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100044

国内会议

全国妇科系列改良阴式手术临床应用(手术演示)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2-14

201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