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纳米颗粒在肿瘤热疗靶向加热和热防护中的应用
肿瘤热疗(42-46℃)是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在人体组织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细胞温度升高至42℃以上的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达到加速癌细胞坏死,导致细胞功能不可逆损伤或由于热诱导使细胞对离子辐射和特定细胞药物敏感,而正常细胞组织受损伤较小之目的。然而,很难对一些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完全加热,加热肿瘤组织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和可能存在冷点是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要进一步推广热疗并取得可靠疗效,就必须不断对加热技术与装置进行改进,以便精确地把100%的癌瘤组织加热到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确保癌细胞受到毁灭性的杀伤,与此同时,又要避免靶区外正常组织的过热损伤。最初主要是采取在表面安放冷水袋保护正常组织,随后光动力疗法、药物靶向和磁性微/纳颗粒等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可进一步减缓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起到保护正常组织的作用,但还远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组织导热率较差,表面热保护深度很有限,难以达到治疗深部肿瘤疾病时的要求。对于不规则形状肿瘤,靶向治疗如何有效定位还遇到较大困难。本文试图通过修饰磁性微/纳颗粒,进一步提高磁性微/纳颗粒在肿瘤热疗中的靶向性;在正常组织内加入磁性相变微胶囊减小热疗对正常组织的热损伤。
磁性微/纳米颗粒 恶性肿瘤 靶向加热 表面热保护 热疗损伤
吕永钢 杨力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 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111 计划”基地,重庆400044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重庆 400044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111 计划”基地,重庆 400044
国内会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376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