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通道内气体-互溶混合液体两相弹状流压降特性的研究

在包含了”十”字形和”T”形结构的矩形微通道系统内,实验研究了丙酮与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单相层流摩擦压降特性.通过对实验的摩擦因数与常规通道理论的摩擦因数进行比较,发现经典的摩擦压降理论能很好的预测实验的单相层流摩擦压降.在实验条件为14<Reb<507、0.0036<Cab<0.063的范围内,测量了94 组弹状流压降的实验数据.考察了文献中的17个不同的大通道、小通道或微通道内的两相摩擦压降模型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的适用性,发现所有的均相流模型均不能很好的预测本文的实验数据;对于分离流模型,Chisholm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实验结果,Friedel模型则不能预测实验结果;用针对弹状流建立的Kreutzer模型计算弹状流摩擦压降,相对于均相流模型和分离流模型,可提供最佳的预测结果.

微通道 弹状流 微通道系统 表面活性剂 压降特性 均相流模型

雷强 张颂红 沈绍传 贠军贤 姚克俭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杭州,31003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长沙

中文

1-7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