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式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为了获得“咽”式进气道的流场特性和总体性能,以及附面层修正对进气道流场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流线追踪方法生成了设计马赫数为7,具有8-7无粘基本流场(即俯仰平面内的斜激波由和自由来流呈8o夹角的斜压缩面产生;偏航平面内的斜激波由和自由来流呈7o夹角的斜压缩面产生)的“咽”式进气道,并对附面层修正前后的两种“咽”式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吹风实验,实验测量了进气道内沿程静压分布,并分析比较了附面层修正前后两种进气道的性能。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将附面层修正引入“咽”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中来,可以明显的消除由于粘性而对进气道流场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能使进气道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得到显著的提高。
高超声速进气道 咽式进气道 流线追踪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董昊 王成鹏 程克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系高超声速气动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16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1-7
2010-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