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导电苯胺共聚物的电合成和性质
相比于其它导电高分子,聚苯胺有很多优点。聚苯胺膜的颜色能随电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聚苯胺还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活性。聚苯胺膜的原子力显微镜形貌的孔径大于聚吡咯,因此更便于使用“电化学掺杂法”固定生物酶,制成生物传感器。众所周知,苯胺在低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速率很慢,并且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的性质并不是所期望的。因此进一步提高聚苯胺的性能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对聚苯胺应用领域的扩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使苯胺与其它单体共聚的方法是达到此目的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前面的研究工作发现在0V(vs. SCE)左右,天青蓝C在pH2~11的水溶液中能被可逆地氧化和还原,而在高于0.8V(vs. SCE)的电位下也能发生聚合反应。天青蓝C的氧化电位与苯胺的氧化电位相近,这为天青蓝C与苯胺发生共聚反应提供了可能,这指引着在较高的pH溶液中研究苯胺和天青蓝C电化学聚合反应。
导电苯胺共聚物 电化学聚合 聚苯胺膜 光电化学活性 共聚反应
陈传祥 刘鹤 高玉华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国内会议
第2届国际有机电化学与工业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484-486
2010-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