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测定生物膜厚度
生物膜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胞、胞外聚合物和水体系中无机离子组成,膜内水含量达 95%以上,形成一种多孔结构状态。微生物生活在一个与自由悬浮状完全不同的微生态环境中,微生物大体上是不动的,被包藏于水化的有机质中,细菌密度在107—1010菌落单位/cm2生物膜范围内。同一电极表面的生物膜各点的组成分布是不同的,它的形成与水体中细菌含量、养分浓度、电极材料、温度、pH值等多种因素有关。生物膜的利用最常见于废水处理系统。生物膜电极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将生物膜法和电化学法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机理独特的废水处理单元,它充分结合了微生物的生存必需和电解法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以及两者之间高效传质关系等优点,在处理难生物降解或电解处理不彻底的废水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生物膜电极性能最直观表现为电极表面生物膜的活性,而生物膜的厚度是影响生物膜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生物膜厚度测量方法主要有体积面积折算法和显微镜法,但这些方法对于生物膜的厚度和测试仪器的要求较高,且会对生物膜产生一定的破坏。本工作采用了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对生物膜厚度进行即时非破坏性测定,并比较了电极材料及生物膜形成方式对生物膜厚度的影响。
生物膜 厚度测定 电化学分析法 废水处理 生物膜电极法 电极材料
王璇 黄卫民 王井玉 张雪娜 林海波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苏州耐思达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3
国内会议
第2届国际有机电化学与工业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516-518
2010-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