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中寻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动力
“了解海外中国研究正是一种特殊的”自知”方式。摸清家底,有了自知之明,便不会茫然失措,才能有宽容的警惕和理性的平等,大陆学人面对海外中国研究复杂的心路变迁也便有了升华的意义。并且,”自知”的意义绝不止于安心。陈乐民先生说:”凡学问都是一通百通的。能在”内心深处”悟解一种文化之真谛者,对另一种异质文化的要谛也能在”内心深处”加以悟解,甚至臻于通解,在彻悟里融会贯通。”(《文心文事》序)如为知言,则从”内心深处”悟解中国文化也许更是融通世界文明的一条捷径。故而,”中国学之学”有一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也许是最根本的使命)在于通过”旁观”促进”内省”,而其意义可裨益”知他”乃至”通观”,文明间的共生与对话,也才能找到真实价值所在。”本文介绍了《黄帝内经》有关耳鼻喉科的病证出现频次粗略统计,简述了黄帝内经主要单字出现频次统计意义。
《黄帝内经》 中医理论 耳鼻咽喉科学
刘绍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3-79
2010-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