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鼻咽、口咽、喉咽等部位,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声嘶(或发音障碍),咽喉疼痛,咽喉部异物感,持续清嗓,慢性长期咳嗽,呼吸困难,喉痉挛等;喉部体征可有声带后连合区域黏膜增生、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等。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咽喉部黏膜缺少像食管具有的防止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损伤的保护机制(产生重碳酸盐、黏膜屏障、食道蠕动),所以,当胃液通过食道反流到达咽喉部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就造成了对咽喉部黏膜的损害,从而引起咽喉部的炎性反应,而导致相关的疾病。作者在临床上依据患者的不同的症状特点,认为其主要辩证分型为气郁痰阻型、胆热犯胃型、肝胃郁热型、中虚气逆型、瘀血阻络型。
反流性咽喉病 中医治疗 辩证分型
李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91-592
2010-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