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肉牛棚舍环境评价
为了解钟楼式棚舍栓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气流、PM10、NH3等指标,结果表明:夏季,棚舍内外温湿度几乎相同,换气量超过了最大换气量,PM10优于卫生标准,温湿指数范围为78-87,处于热应激状态。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5.1℃-32.2℃,气流显著地减少了高温的影响。晴天屋顶内外表面温度最大相差1.2℃,屋顶隔热能力差;屋顶内表面最高可达48.3℃,此时的舍内气温仅为33.1℃,棚舍自然换气调节是环境控制的主体,适当架高屋顶,开设钟楼换气口有利于畜舍通风换气。冬季,舍内温度范围为-1-7.5℃,舍外温度范围-3.3-5.5℃,温差仅2℃,舍内风速为0.2-0.4m/s,舍外风速为1.01-2.53 m/s。舍内湿度高于舍外,超过了肉牛生长的适宜湿度范围,NH3浓度优于卫生标准,冬季棚舍四周围挡塑料薄膜,以牺牲换气为代价,带来的保温效果并不显著,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钟楼式棚舍 肉牛舍 温湿度标准 换气量 屋顶隔热 环境评价
魏天盛 马驰骋 孙亚楠 吴永刚 颜培实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南京 210095 凤阳大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 凤阳 233100
国内会议
内蒙古通辽
中文
139-144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