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远程导弹的超低飞行轨道分析

本文研究一种最大高度约100km的超低飞行轨道,及其周围稀薄空气对远程导弹的速度、高度和射程的影响。计算和分析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和射程条件下,超低弹道和经典的最小能量弹道对于火箭动力的需求大致相当,射程10000km以上基本相同。头部半径为5cm的轴对称外形,沿超低弹道飞行时,其驻点热流在高度25km附近达到最大值50MW/m2,约为最小能量弹道驻点热流最大值的50%。由于超低弹道对升力没有要求,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问题,沿用成熟方法如烧蚀防热即可解决。总体而言,超低弹道对于火箭动力与外形气动力/热要求,现有技术容易满足,因此 利用它增强远程导弹的突防能力是现实可能的。

远程导弹 超低飞行轨道 稀薄气体效应 外形气动力 驻点热流 突防能力

樊菁 蒋建政 吴晨曦 孙泉华 黎作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100190 中国科学院高超声速科技中心,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10019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FD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00191

国内会议

第一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

丽江

中文

1-5

2008-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