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的政策建议

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本应具有更强的抗灾能力。这些年,积累和创造的社会财富,却一次次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毁坏。在自然灾害凶险到来的面前,如果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和行动,人们只能被迫接受大自然的惩罚。2008年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等巨灾采用了举国体制的方法。中国的“举国体制”是抗震救灾高效率的法宝。这次抗震救灾斗争再次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越性。总结以上的意见,不同等级的灾害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应对巨灾,要以“条、块管理,以条为主”;应对大灾、中小灾害,则以“条、块管理,以块为主”。应把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部署上来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应将“唯 GDP”转化为把国泰民安放在首位。应该建立国家备灾灾荒体系。各级政府的应急办公室应转化为防灾减灾办公室。

防灾减灾政策 举国体制 国家安全战略

高建国 郭增建 汪成民 耿庆国 徐道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国内会议

2010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北京

中文

11-17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