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研究进展和临床展望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近年来的进展。方法:对有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突出,错配修复基因(MMR)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是其分子遗传学基础。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COX-2阻滞剂可能成为HNPCC治疗的一个新的途径。目前虽然尚无针对HNPCC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但针对MMP和β-catenin的人工合成的抑制剂药物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为HNPCC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结论: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人们对于HNPCC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病理分析 临床治疗

王石林 顾国利

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14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军普通外科学术会议暨外科新理念论坛

南京

中文

97-106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