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蚯蚓堆肥处理低有机质污泥的研究
以静态好氧堆肥工艺为基础,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大平2号蚯蚓,分析含水率、温度、有机质、发芽指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蚯蚓堆肥处理低有机质城市污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芦苇调节初始含水率为65%左右,添加起爆剂可使堆体顺利升温至50℃以上并维持8-9d;堆肥过程中,VS/TS、DOC、GI等指标变化规律性强,可用来评价堆肥的腐熟度。蚯蚓处理可降低堆肥的氮素损失,蚯蚓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堆肥的养分含量。堆肥结束后,污泥呈疏松的团粒结构且无臭,含水率、VS/TS、DOC分别降至(53±1)%、(31±1)%、(2320±200)mg.kg-1,(C/N)终点/(C/N)起点小于0.6,GI大于83%。蚯蚓处理可提高污泥土地利用的肥效并降低其环境风险。
城市污泥 好氧堆肥工艺 蚯蚓处理 有机质 氮素损失
张智 袁绍春 胡坚 赵冀平 喻一萍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江苏 镇江 212002
国内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第七届年会暨2010年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及给(污)水厂运行管理高级研讨会
广州
中文
98-10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