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戊性肝炎肉种鸡的调查及其危害探讨
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HEV)是2001年在美国由患有肝脾肿大(Hepatitis-splenomegaly,HS)综合症的鸡体内分离而得,已证实其是肝脾肿大综合症的主要病原。其主要引起产蛋率的下降和蛋鸡每周的死淘率超过0.3%,在发病率最高的40-50周可达1%。病鸡死前无任何临床症状,死亡后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其中脾脏重可超过体重的1%,肝脏肿大,被膜下有出血或呈糯米状(Waxy liver)。有时难以通过肉眼与肿瘤相区别。近年来本研究对在某些批次种鸡群产蛋高峰及后期死亡鸡的剖检中屡次发现疑似病例,为此2008年将疑似病例部分送至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进行诊断检测,并在2010年利用荷兰BIOCHEK公司一月份上市的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某些祖代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禽戊型肝炎病毒 肉种鸡 ELISA试剂盒 流行病学调查
郭龙宗 屈常林 王怀娜 曲立新
山东益生畜禽疾病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8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95-9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