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性关节炎模型构建及早中晚期的特点
目的:通过改良的hulth造模方式,观察评价膝骨关节炎不同时期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界定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分期。方法:实验于2008.9-2009.1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4,6,8,10,12周组及正常组,将左膝关节作为实验侧按照hulth造模,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笼中饲养,自由活动。分别于造模4,6,8,10,12周时处死实验组及正常组共6只。观察软骨的病理特点。采用改良的milxkin’s骨关节炎的评分法(1~5分定为早期,6~9分定为中期,10~14分定为晚期)。结果:①28只兔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4,6周可见早期骨关节炎的改变,表现为滑膜充血增生,关节渗出增多,软骨表层不平整,基质染色轻染,makin’s评分为3.5~3.8分。②实验组8周可见骨关节炎中期改变,表现为滑膜增生明显,滑液少,软骨裂隙形成达表层,软骨细胞排列紊,基质染色不均,mankin’s评分为8.8分。③实验组12周可见骨关节炎晚期改变,表现为滑膜严重结节样增生滑液少而浑浊,骨赘形成严重,软骨下骨暴露,软骨细胞减少,基质染色大部分失染,mankin’s评分为13.2。④正常组大部分为正常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0~1分)。电镜下观察均发现与组织学观察相符的细胞变异。结论:兔按hulth造模术后6周为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改变,8周为中期,12周为晚期。此模型能较为全面地反应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从早期的代偿性增生到失代偿后软骨细胞和基质减少,软骨变软到剥脱缺失为特点的晚期改变的全过程。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模型构建 临床病理 晚期改变
方锐 艾力江·阿斯拉 卢勇 孟庆才 张凯 卢艳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 83005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2-378
2010-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