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古代玉器钻孔工艺的初步研究

穿孔形状和加工痕迹分析是玉器钻孔工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等技术难以揭示玉器小孔内壁的加工痕迹,唯显微CT为相关研究带来了福音。本文利用该方法,对薛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穿孔玉器样品和西周佣国墓出士的石珠作了μ-CT扫描,所得数据经软件重建后,获得高精度的三维虚拟模型,有效地展示了穿孔形状和遗留的加工痕迹。在薛家岗遗址的样品中,发现有管钻和实心钻,为此,分析总结了当时管钻和实心钻的穿孔特征。至于西周倗国墓土石珠的穿孔,根据其小孔内壁的加工痕迹,判定为双手搓动钻孔工具的结果。 以上研究表明,显微CT在古玉的钻孔工艺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显微CT 薛家岗遗址 倗国 钻孔工艺 古代玉器 加工痕迹分析 新石器时代

杨益民 吴卫红 谢尧亭 杨民 肖体乔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 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实验室,北京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国内会议

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48-153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