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大学与佛光山人间佛教在台湾的现代发展
清末民初,为发展基础教育,政府借移风易俗之名,将庙产征为学校之用所掀起的“庙产兴学运动”,却促使佛教走上革新之途。近几年来台湾的佛教界悄悄吹起了主动协助政府兴办小区大学的风气,如佛光山寺、法鼓山和元亨寺等都在大都市设立类似小区大学的弘法教育机构,尤以佛光山寺为最,在台湾南北各地就设立了六所小区大学。台湾自1998年首创小区大学迄今十年,已有八十多所遍布全台。在课程内容受制于政府相关单位,加上少子化时代的冲击下,寺庙兴办的小区大学对佛教的传播,究竟能发挥多少的功效?此风气是否又将形成另一种创新的弘法模式?又具有何种时代意义?本论文兼采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质性以文献观察和深度访谈为主,针对佛光山在台湾各地开设的小区大学做整体的统计分析,以了解其设立的动机、目的和达到的成效对佛教在台湾现代发展的影响。
庙产兴学 小区大学 佛光山寺 人间佛教
释永东
台湾佛光大学 生命与宗教学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7-76
2009-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