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寺连三国——试论赤山法华寺在促进中日韩三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中、韩、日三国因为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尤以海上往来最为频繁。其中,唐时新罗人张保皋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创了联系三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赤山法华院即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第一站,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现代,日本学者根据圆仁法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研究,于1987年专门到荣成赤山考察法华院旧址,并根据考察结果取得威海市政府的支持重建了法华院。目前此寺再次成为联系三国的枢纽,又一次发挥了促进三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就三国相关研究看,对赤山法华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历史考察上,包括它的形成过程、在张保皋航海路线中的地位等等。专门讨论法华院历史沿革的论文很少,谈及现实的更少,基本没有。

赤山法华院 张保皋 圆仁法师 地理位置 航海路线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24-438

2009-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