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秒脉冲功率技术理论模型及其优化设计
为了产生100~500 ps,200~500 kV,1~10 kA数量级的皮秒放电脉冲,建立了一个皮秒脉冲发生器理论模型,并提出利用增益系数极值法,确定其最大兼容工作点,相对于纳秒脉冲成形线,皮秒脉冲成形线实现了90%,70%,85%的归一化电压增益、能量增益和放电功率增益.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皮秒脉冲成形线的载压时间,提高系统的绝缘安全因子,利用华罗庚0.618优算法,设计了电压传输系数.在纳秒脉冲成形线与皮秒脉冲成形线阻抗比值等于1.63条件下,在4倍和6倍皮秒脉冲成形线时间之内,归一化电压增益、能量增益和放电功率增益就可以分别达到94%,72%,89%与99%,53%,97%.
皮秒放电脉冲 脉冲发生器 气体开关 超短脉冲电子束 X光闪光照相 绝缘安全因子
高怀林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国内会议
芜湖
中文
529-533
2009-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