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血清肌酐测定室间质评现状及标准化对策
目的:了解天津市二级以上医院临床生化室血清肌酐检测的现状,为该项目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室间质量评价的方式,向109家参控实验室发放商品临床化学质控血清。要求各室在规定时间段测定,并通过网上在线回报方式上传数据,将所用方法、仪器、试剂等信息一同上报。 结果:全市109家实验室PT合格率为75.6%;测定高值质控品的平均CV分别是:苦味酸法8.7%,酶法3.0%,偏差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低值质控品的平均CV分别是:苦味酸法34.3%,酶法9.3%,偏差达1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测用生化分析仪涉及18个品牌32种机型,用户最多品牌的占有率仅为22.9%;所用试剂厂家27个,最多用户占有率为28.4%。 结论:质控物基质效应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尤其是苦味酸法检测低值质控品影响很大,在EQA质控物的使用上尽量选择基质效应低、方法学差异小的产品。可尝试向健康人血清中加入肌酐纯品制备的冰冻血清用于室间质评;酶法测定实验室间变异较小;仪器和试剂品种繁多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血清肌酐 基质效应 室间质评 苦味酸法 标准化对策
杨彬 彭林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114
201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