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PCR分析高效菌株Rhodococcus ruber Em1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应用竞争性定量PCR(QC-PCR)技术,对石化废水处理系统中投加的高效芳烃降解菌株Rhodococcus ruber Em1数量变化趋势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持续5个月从处理系统中不定期采集活性污泥样品,进行Em1菌株定量测定和处理系统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16S rRNA基因的特异引物具菌种水平的特异性,用之扩增污泥总DNA,并对产物克隆测序表明所扩增的产物中62.2%为Em1菌株16S rRNA基因片段。检测得到活性污泥样品中含Em1菌株数量范围为3.4× 105~4.3×108 CFU/g,表明所投加的高效降解菌在处理系统中长期稳定存活并繁殖;Em1菌量与COD去除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2)高达0.89,表明Em1菌量与系统的处理效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说明,投加的Em1菌株在高浓度多环芳烃等污染物存在的条件和复杂菌群环境中,仍能长期稳定地存活并繁殖,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石化废水处理 芳烃降解菌 高效菌 生物强化技术 QC-PCR 菌群环境
黄玲 李习武 李旭东 刘双江 刘志培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80-188
2009-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