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传统法律的关系三题
佛教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后,经过了格义、创教、立宗阶段后,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并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态度、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广泛深入地影响着中国人。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与法律的各个层面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意识、法律心理、法律行为进行着多维碰撞,并进而影响了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这种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制度增加了对宗教这种社会现象的调整范围,即法律对宗教组织、宗教信仰者的调整,如魏晋以降,各个朝代都成立了专门管理僧人的机构,并在各种形式的法律文件中制定了许多规范僧人行为的法律规范。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为佛教教义、理念、价值观等对法律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影响。由于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实际上立法上具体的法律制度受宗教影响较少,佛教研究领域已经多有涉及;但后者的影响则是隐性的、深入的。本文选择了佛教对法律产生影响的三个具体方面加以论述,试图更深入地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关系,并进而了解宗教与法律关系。
佛教 传统法律 中国法律史 法律文化
夏清瑕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73-179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