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民事情节之探讨
何为民事情节?这是本文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为何不提民法情节?难道中国传统社会中真的没有民法存在吗?诸如此类问题,学界探讨不少。细究起来,这些问题涉及的无非是“中国传统法律有无民法”以及“该用何类术语来表达中国的古代民法更合适”的老问题。如今,“中国古代无西方民法(典),却有事实存在的民事法律”已成为通说,问题是这些客观存在的“民事法律”难道不能说明点什么?基于此项认识,不少学者运用新的档案史料或是从新的研究视角,继续此类问题的探索:既然立法层面的民法已不可能,司法实践中的民法难道不存在吗?近代的民事法律由于有了外来民法的介入,所呈现的民事情节更为丰富,展现出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锋,而借助于这种深度的切入视角,能更好地把握传统民法与西方民法的差异所在气深入理解我国民法典制定的观念基础和现实土壤,而并非如有些法学家所说的“在民法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没有一点遗产可资继承,继受外国法是唯一可行之路”的状况。传统法律中无可继承的是民法典的形式、体例和术语,可资继承的是内容丰富的民事法律和真正意义的民事情节,二者正类似那种体和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而它们才是真正存在和适用中的民法。有了这个东西,一切有关的争论都相形见细,而本文中所谓的民事情节正是扎根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具有真正生命力的东西,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民法,只可惜在当今的民事法律活动中长期被忽视甚至否认。
中国法律史 传统法律 民事情节 民事法律 民法典体例
何莉萍
广州大学 法学院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480-484
200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