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语言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意义的指称论到意向论

指称论认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事物。它的根本性缺陷,在于它孤立、片面、静止地分析语词的意义,没有注意考察人的因素对意义的主观建构作用。意向论认为意义与说话人的心理意图密切相关,将意向视为意义的载体,视为意义的首要义素,选择日常自然语言的使用为对象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考察语言的意义。它把“意义”引入心智哲学之中。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从意义的指称论到意义的意向论,体现了语言分析哲学对意义的探索经历了由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语言哲学内部的语用转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指称论 意向论 心智哲学 语形 语义 语用

黄碧蓉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上海 200083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

杭州梅城

中文

104-112

2009-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