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余的意义——从关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争论看语义学的局限

根据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专名和摹状词有严格区分,无法混同,唐纳南则试图在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中混合专名与摹状词。唐纳南的理论有问题,做指称性使用的摹状词成了伪专名,摹状词所带有的意义变得多余了。唐纳南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当弗雷格认为一个名字兼有意义和指称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即对确定语词指称而言,意义就表现为多余的东西。罗素需要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反映出以弗雷格为代表的语义学理论有缺陷,而罗素理论的优点又可以用克里普克的意向理论加以阐发。

摹状词 意义 指称性使用 罗素 语义学 意向理论

张灏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

杭州梅城

中文

526-533

2009-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