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18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后、24小时以内行延迟PCI治疗,其中56例为非ST段抬高性AMI(NSTEMI),62例为ST段抬高性AMI(STEMI)。对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患者的死亡率、再次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临床不良事件。 结果:住院期间,NSTEMI组和STEMI组死亡率、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各类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7±0.5天、6.6±0.5天,2组各有1例再发心绞痛。3个月随访期间,NSTEMI组和STEMI组死亡率、和各类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O,再住院率分别为3.6%和3.2%,发生心功能不全(Killip Ⅱ级)者的比例分别为3.6%和3.2%。在NSTEMI组支架植入时,有1例发生了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并发症,在STEMI组,有1例发生了IRA无复流,1例发生了IRA慢血流并发症,手术中IRA无复流和慢血流总的发牛率为2.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迟PCI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和3个月内死亡率、再次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此项治疗安全可行,对基层医院急诊科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张碎虎 才仔全 杨永良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急救中心 1022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3-297
2009-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