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力开展青少年竞技运动,延续奥林匹克教育价值

围绕着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中国创造性地推出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在奥运会筹办时期,奥林匹克教育最重要的依托是奥运会。在后奥运时期,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寻求新的实践栽体作为依托,该载体不仅要与青少年常态生活有丰富的结合点,而且可以有效地承载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价值。这个实践载体就是竞技运动。本文通过对竞技运动教育功能的分析,阐明了竞技运动之所以可以成为后奥运时期奥林匹克教育的依托的原因,提出了发挥竞技运动教育功能的条件,为探讨和摸索竞技运动在广大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发展的规律,创造性运用竞技运动这一教育工具,从而丰富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为促进中国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青少年 竞技运动 奥林匹克教育 北京模式

任海

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会 北京体育大学

国内会议

2010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105-110

2010-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