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个新的悬浮液粘度-浓度模型

已有的许多关于固液悬浮体系的粘度与浓度的数学模型,或者仅适用于低浓度体系,或者虽可拟合实验结果但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本文通过对悬浮体系中不同聚集物形成机制的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个粘度与浓度关系的四次多项式模型:,η=ηm+3∑i=0(i)xi+1其中x为固相体积分数η(1)(i=0,1,2,3)为有待实验确定的系数。该模型将体系的表观粘度η分为五个部分:ηm,η(0)x,η(1)x2,(2)x3,η(3)x3,分别代表分散介质、单体颗粒、线状聚集物、面状聚集物、体状聚集物对粘度的贡献。该模型将作为宏观町测量对象的粘度参数与聚集物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并得到了实验验证,模型可用于对聚集物的不同类型进行定量考察,也可以作为悬浮液粘度挡制的理论依据。

固液悬浮体系 粘度参数 浓度 数学模型 聚集物形成 四次多项式

邢军 徐俊杰 丁仕强 徐继润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 116622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非均相分离学术交流会暨非均相分离新型技术设备推广会

苏州

中文

88-91

2010-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