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IPPV与nCPAP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和新生儿呼吸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ARDS)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密切相关,从而导致预后不良。因而,在部分可能需要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中应用更轻柔的、非侵入性的无创机械通气,以避免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副作用。近年来,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国外得到高度重视。NIPPV是在广泛应用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基础上给予间歇正压的一种呼吸支持模式,国外的初步研究提示,应用NIPPV可以降低早产儿拔管后再次插管的比率,NIPPV可能有助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并可能在PS后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初始模式。然而,目前尚未见NIPPV作为呼吸支持的初始模式治疗LARD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NIPPV与nCPAP治疗LARDS的疗效。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史源 李廷玉 唐仕芳 赵锦宁 胡章雪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 400014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儿科 400042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68-73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