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或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参数分析
目的:对Lenke5型和Lenke6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建立术前评估标准,选择性经前路仅融合主弯,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脊柱平衡性和满意的胸椎残留角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3月到2004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Lenke5型和Lenke6型),综合评估各相关参数,包括Risser征,身高,体重,月经初潮,三角骨骨骺闭合程度,(TL/L:T)Cobb比率等,随访2-4年(平均34个月)。按术后结果分成两组:满意组(胸弯减小)A组,不满意组(胸弯加重)B组。 结果:A组(n=46)术前胸弯平均33度,术后平均18度。腰弯术前平均49度,术后平均21度。B组(n=6)术前胸弯平均38度,术后平均45度。而腰弯术前46度,术后25度。B组患者中2人由于胸椎角度增大明显,脊柱失平衡,进行了后路胸椎融合内固定翻修手术。在统计参数(TL/L:T)Cobb比率大于1.25或者侧屈位胸弯残余角度小于20度的42例患者中,41人术后满意;评定成熟度的最佳指标是三角骨骨骺闭合,而骨骺闭合的43人中,42人术后满意。 结论:胸椎柔韧性和患者的成熟度决定了该方案外科手术的效果。在各种结构参数中,(TL/L:T)Cobb比率和胸椎柔韧性,是评定手术效果的最好指标。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患者 选择性前路融合术 结构参数 手术效果
倪建强 吴骏峰 方秀统 李明 朱晓东 赵永飞 王静杰 顾苏熙 吴大江 杨晓明 王传峰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4-148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