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与钉钩混合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对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钉钩混合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方法:从2000年至2004年于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选取60例配对分为两组(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后路钉钩混合系统固定,B组采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配对患者年龄相似、融合节段相仿、Lenke分型相近。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影像学改变、肺功能的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对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A组患者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为61°,术后为25°,平均矫正率为59%;B组患者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为60°,术后为18°,平均矫正率为70%。两组患者主弯矫正率有明显差异(P=0.002),随访2年两组间主弯矫正率仍有明显差异(A、B两组分别为49%、67%,P<0.001)。矢状面上,与术前相比,术后两年A组的胸椎后凸角平均减少了1°,而B组则减少了6°,有明显差异(P=0.026)。随访结果提示与钉钩混合组相比,全椎弓根螺钉组肺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而两组在下端椎远端融合椎体数、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全椎弓根螺钉系统较钉钩混合系统能提供更好的主弯矫正率和肺功能改善率,而在最下端固定椎体的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方面,两种内固定系统未见明显差异。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患者 全椎弓根螺钉系统 钉钩混合系统 后路手术 临床疗效
朱晓东 王传峰 方秀统 顾苏熙 赵永飞 李明 倪建强 杨晓明 上官磊 吴骏峰 王静杰 吴大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7-164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