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与MRI诊断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3例前列腺肉瘤,年龄23~45岁,平均25岁,2例使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Gyroscan T5-NT‘型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场强为0.5T,1例使用GE公司1.5T Signa Excite MBI机。3例均做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和T2WI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2例做增强扫描。 结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间质来源无法分类肉瘤1例。从始发症状到确诊约15~36月,首发症状进行性排尿困难(2例),尿频(1例),伴发症状下腹胀痛(2例),血尿(1例)。本组3例术前行血清酸性磷酸酶(PAP),碱性磷酸酶(AK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正常。1例B超提示前列腺恶性肿瘤,2例误诊为膀胱肿瘤。2例2期均行手术及放化疗,1例3期未行手术,仅做化疗。术后随访2例生存8~15月,1例失访。MRI显示前列腺显著增大,呈榨菜分叶状占据盆腔的大部分,最大病灶为6.5 cm×9.3 cm×10.4 cm。膀胱受压变小推向前上方。T1WI信号不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正常前列腺结构消失,中央带和外周带分界不清。1例精囊腺内出现稍短T2信号,提示精囊腺侵犯。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部分出现局灶性坏死区。 结论:前列腺不规则显著增大及异常强化。中央带与外周带分界不清。病人年龄较轻,临床以排尿困难、下腹坠胀、尿频、血尿为主,血清PSA在正常范围,高度提示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死亡率高。
前列腺肉瘤 临床表现 磁共振影像 鉴别诊断
宋华军 王玲珑 李茂进 阳朝晖 黄雄军 邱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43006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01-103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