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细胞癌合并动门脉分流及癌栓的螺旋CT和DSA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并动门脉分流(APS)及门静脉癌栓(PVTT)的CT和DSA表现,评价CT和DSA诊断不同类型.APS及PVTT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细胞癌并动门脉分流及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和DSA资料,将APS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将PVTT分为Ⅰ、Ⅱ、Ⅲ、Ⅳ型,分析3种类型APS及4种类型PVTT的三期动态增强CT和DSA表现。 结果:35例肝细胞癌合并动门脉分流及门静脉癌栓的病例中,动态增强CT共检出APS 19例,其中中央型12例、周围型4例、弥漫型3例;DSA共检出APS 27例,其中中央型12例、周围型10例、弥漫型5倒。动态增强CT共检出PVTT 20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9例、Ⅲ型8例、Ⅳ型2例;DSA共检出PVTT 26例,其中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8例、Ⅳ型4例。对于APS合并 PVTT的病例,动态增强CT共检出12例,DSA共检出16例。在周围型APS、Ⅰ型和Ⅳ型PVTT及周围型APS合并PVTT的诊断上.螺旋CT不及DSA(P<0.05).但螺旋CT在肝癌合并APS及PVTT的诊断上由于具有特征性的CT影像表现,因此仍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肝癌合并APS及PVTT具有特征性的CT和DSA表现。CT可准确地评价中央型和弥漫型APS及Ⅱ型和Ⅲ型PVTT.但在评价周围型APS、Ⅰ型和Ⅳ型PVTT及周围型APS合并PVTT方面较DSA仍存在一定差距。

肝细胞癌 动门脉分流 门静脉癌栓 临床应用 影像诊断

黄斌 黄永杰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 545001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10-113

200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