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的比较研究及对海峡经济区建设的启示——以浙江、福建为例

人均GDP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2004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2893美元,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人均GDP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目标;同年,福建省人均GDP约2094美元,首次突破了2000美元。深入分析、比较国内外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对福建省如何把握发展进程,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立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阐述了划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及人均CDP3000美元阶段的特殊意义,然后根据国内外发展实践与经验,从经济、社会发展、科教文卫、居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一个国家(地区)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阶段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并分析和比较了当前浙江和福建两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同时对福建省如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探讨。

区域经济 国民收入 经济建设 海峡经济区

邓启明 黄跃东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海峡经济区发展论坛

福州

中文

108-116

200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