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略论《永州八记》的骚怨寄托

在中国文学史上,山水似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天然放逸之地。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在官场遭受排挤打击,理想幻灭,沮丧忧闷无法排遣的时候,往往寄情山水,自我排解,自我安慰,甚而至于自我超脱。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于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为永州司马,且长达十年之久。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诗文创作上最多产的时期。他不但写了八篇策论来申述他的政治意见;写了八十二首诗、八篇赋、九篇骚来发泄他失意后的郁愤心情;写了十一篇小人物传记和寓言作品;他到附近山林的幽游也激使他写了九篇独具风格的游记。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序”和“书”,显示出他对“古文”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柳宗元在永州时期的各种作品很能代表一个典型的士大夫文人在历史变乱的时期及环境下所能达到的思想及感情上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本文拟就《永州八记》谈谈柳宗元山水散文的骚怨寄托。

《永州八记》 中国文学史 柳宗元 山水散文

许连军

湖南文理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

柳州

中文

389-397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