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性亚健康的中医早期干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早期干预对婴儿脑性亚健康的防治作用。 方法:对2004—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有围产期中重度脑损伤的婴儿脑性亚健康患儿60例,年龄2~6个月,其中2~3月26例,4~5月29例,6月5例,男53例,女7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包括:宫内窘迫12例:胎龄<32周4例,32~34周3例,34~37周10例;母孕期有先兆流产史8例,足月小样儿4例;HIE13例;病理性黄疸25例;颅内出血6例:窒息13例;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例;呼吸衰竭7例;低血糖症3例;败血症2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另外如胎膜早破、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贫血等。以我院自拟的中医早期干预法进行治疗,具体包括:小儿健脑推拿法(包括通督补肾循经点穴按摩法、健脑益智法、健脾益气法、捏脊疗法、足底按摩法)、中药浴式水疗以及中医传统五行音乐(心、肝、肾、脾CD)聆听法,配合运动疗法、视听障碍干预治疗、早期教育。通督补肾循经点穴按摩法:主要按揉督脉十三穴以和阴阳,补气血,培元气,每次15~25分钟,每日1次;健脑益智法:通过对头面部及躯干、四肢部位穴位的按摩,如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通里、内关、劳宫、廉泉等,达到疏通气血经络、调节五脏六腑、调畅任督二脉的的作用,从而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健脾益气法:包括摩腹、分推腹阴阳、推揉中脘、补脾经、推胃经,每种手法各100~200次,每日一次;捏脊疗法:每次20~30min,每日1~2次。足底按摩法:通过刺激足底相应脑部、小脑、心、肾等反射区,调节人体内部的机能,协调其平衡。手法:按压法、推拿法、掐法、捻法。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以上治疗方法每周2~3次,20天一个小疗程,休息20天后进行下疗程治疗,共3个小疗程,总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1年半后采用北京Gesell法进行发育商评估,并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头颅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 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一年半后发育商(-x±s)分别为34.98±28.94,66.17±14.91和75.40±14.69,治疗3个月后及一年半后发育商与治疗前比较P均等于0.000,Gesell发育商各能区均较前有显著提高。3个月后发育正常26例,1年半后恢复正常45例,发育迟缓15例,占25%,大大低于报道的80-100%,其中轻度发育迟缓者6例,中度发育迟缓8例,重度发育迟缓1例。视觉传导通路异常26例,随访15例,恢复正常12例,好转1例;听觉传导通路异常26例,随访21例,恢复正常15例,好转4例。脑发育不良45例,复查37例,恢复正常19例,好转18例。脑软化2例,好转1例。颅内出血6例,复查2例,恢复正常1例。 结论:对婴儿脑性亚健康患儿进行中医早期干预可促进大脑发育,修复神经损伤,促进运动、认知的发育,有效防治其发展成神经系统疾病。
婴儿脑性亚健康 中医治疗 早期干预 临床观察 小儿健脑推拿
刘振襄 丁建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广东 52820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 510006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74-281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