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9年黑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梅毒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严重者引起死亡,亦可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引起梅毒性死产、死胎及先天梅毒。黑龙江省自1983年再次发现梅毒以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更好了解黑龙江省近6年来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梅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黑龙江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指出今后本省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亟待采取行动,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高危人群的有效行为干预以及提高性防机构的诊疗技术等综合性社会治理,从而控制梅毒进一步蔓延和流行。
性传播疾病 梅毒 流行病学分析 行为干预 社会治理
蒋志坚 韩晶 金慧心
黑龙江省性病防治中心 黑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150001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84-85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