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中药研究定位之误引发的思考

纠正中药定位之误是中药发展的当务之急。中药研究的定位之误是中药和生药的概念混淆,造成了中药的混乱、中药学科建设的混乱、专业人才培养偏离了方向;用生药(天然药)的技术路线去研究中药,研究出来的既不是中药也不是化学药;在生药的基础上制定中药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造成现行中药的质量标准脱离临床,出现了导向性错误。中药的发展和现代化是建立在继承传统中药基础上的,对中药的定位错误已经涉及到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途,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中药的质量集中体现在疗效,质量是中药的生命,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在中药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着重研究中药的标准物质(这个物质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完善中药的国家标准,现代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体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调整现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不合理的机制和教育结构,尽快调整不合理的中药学科体系;加强中药专家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中药市场和中药生产的管理能力;国家有关部门要明确提出中药和生药(天然药物)分开管理的基本原则。以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为指导,建立中药组分学,建立中药药效组分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指导中药发展的重大理论,未来的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

中药学科 质量标准 中药药效组分 组分中药

张贵君 崔向微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信息交流会

云南丽江

中文

278-279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