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目标上移:现象描述与理论解释——基于三省(区)小额信贷项目区的农户调查
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组织的三省(区)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项目区农户调查的数据,本文发现采用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中国小额信贷项目,其实际瞄准目标已从贫困户、中等偏下户上移到中等户和中等偏上户,甚至富裕户。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需求方面,目标上移是因为中等及以下农户对现有的小额信贷产品需求不足,而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户有较强非农生产信贷需求。此外,小额信贷机构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所做的变通,包括放松对贷款金额、联保小组和中心会议的要求,也直接降低了富裕农户参与小额信贷的机会成本。从供给方面,目标上移的原因是中心主任和信贷员在机构可持续的压力下倾向于贷给有非农经营项目和可以按时分期还款的农户。最后,文章对调整我国的信贷扶贫战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小额信贷 目标瞄准 信贷需求 间接机制 直接机制 农村微观金融 信贷扶贫战略
刘西川 黄祖辉 程恩江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战略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26-433
200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