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轮修志工作中质量问题的思考
从总体上看,全国地方志工作正处在全面完成首轮修志任务,逐步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新阶段。尽管首轮修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各种主客观方面的不利因素,致使首届志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质量,在文体、文风等方面,如《呼玛县志》史体立目,《红河州志》述体过多、喧宾夺主,最主要是人志资料的存史价值问题,具体表现为:“偏”,即记述不准确且有偏颇;“漏”,即一些应收人的地情资料未能收入;“粗”,即一些本应详写的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事物、人物记述过于粗略;“谬”,即人为的生造、篡改或采录不实等。这些问题应引起修志同仁的重视,在第二轮修志中着力避免。
修志工作 地方志 修志质量
李振东
云南省曲靖市史志委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29-232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