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恶性肿瘤患儿5g/m2氨甲蝶呤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HDMTX 5g/m2持续24小时输注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获得模型参数群体值。用该模型分析HDMTX排泄延迟患儿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方法:51例淋巴系恶性肿瘤患儿接受HDMTX 5g/m2持续输注24小时共194疗程,在输注的不同时间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MTX血药浓度,应用NONMEM软件建立HDMTX 5g/m2持续24小时输注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估算患儿MTX代谢参数的群体值,并运用模型分析排泄延迟患儿药物动力学参数特点。 结果:HDMTX 5g/m2持续输注24小时在淋巴恶性肿瘤患儿体内符合二室一级消除模型,全身清除率CL1=5.61*”1-0.0183*(Age-8.3)+0.00683*(WBC-7.12)”L/(h·m2),室间清除率CL2=0.239L/(h·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12.1*[1+0.0369*(BUN-3.52)]L/m2,周围室表观分布容积V2=2.83*(1+0.00102*(PLT-254.6))L/m2。分布相常数α平均值为0.469(0.14~1.96)1/h,消除相常数β平均值为0.104(0.02~0.3)1/h。分布相半衰期t1/2α平均值为1.654(0.35~5.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平均值为8.827(2.29~28.56)h,经过7个分布相半衰期之后药物进入消除相。排泄延迟组的CL2和V2均明显大于无排泄延迟组。 结论:患儿外周血WBC对CL1、血浆BUN对V1、PLT对V2有影响。在HDMTX5g/m2持续输注过程中,发生排泄延迟组药物其药物更多分布于周围室。根据建立的群体药物代谢学模型可以推测不同时间的MTX浓度,来更好地指导解救,降低排泄延迟时毒副作用的发生。
儿童淋巴恶性肿瘤 氨甲蝶呤 群体药物动力学 排泄延迟 毒副作用
赵卫红 刘玲 华瑛 卢新天 卢薇薇 杜军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0-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